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九零小说网 www.90xsw.net,海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1

    杭州临安府开城投降,就形式上而言,宋朝至此已经亡国。

    这是史上空前未有之大事。江南首次沦落至汉族以外之异族王朝统治。伯颜深知自己所完成的使命有多么重大,但是却一点都不骄傲。他派遣吕文焕至临安府重新布置警戒,并且透过他向宋朝之宫廷传话——

    “三宫早晚都必须由临安府迁往大都。请先做好心理准备。”

    所谓的三宫,指的是——

    幼帝(历史上称为恭帝)

    余太后(幼帝之母、度宗皇帝之皇后)

    谢太后(幼帝祖母、理宗皇帝之皇后)

    这三位。

    实质上代表宫廷的谢太后,目前已经年过六十了。她已有觉悟,一旦前赴大都,此生就再也不可能回到临安府了。

    谢太后被软禁在皇宫的一室之中,不但衣食住行都不得自由,甚至连服侍身旁之宫女出入都受到限制。此时门扉忽然打开,一名武将进到了室内。谢太后紧张地不由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,不过那人并非蒙古人。

    “别来无恙啊,谢太后。”

    “喔,这不是程鹏飞吗?你此次进宫有何贵干?”

    程鹏飞原本是宋朝将领,镇守鄂州之地,然而却在伯颜大军杀到之时,毫无抵抗地不占而降,还一路引领元军来到临安府。他就是这样的人。他只微微地行了个礼便冷冷地开始放话。

    “我是奉丞相伯颜之命,前来参见太后,目前在各地的州城,县城尚有许多不愿意降服天朝,仍然继续从事着无谓抗争的愚蠢之人。为了让这些人从迷妄中醒悟,劝服他们投降,所以必须取得太后之诏书。”

    “这”“请你立刻将诏书写好。”

    那种过分的高压姿态,令谢太后愤怒地全身颤抖。

    “程鹏飞,你也不想想前不久过身受宋朝俸禄,竟然敢如此出言不逊。这种强迫的态度休想我写下诏书!”

    程鹏飞装模作样故作惊讶状。

    “你我个不识好歹的老太婆。”

    “你、你说什么”

    “大宋已经亡国了。你现在和我一样都是归顺天朝之臣子,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。念在你是无用老太婆的分上,所以我才好言相向,你可别得寸进尺啊!”谢太后一阵晕眩,只得以双手扶着书桌,勉强将身体稳住。

    “伯颜丞相若是知道了你的无礼,一定会对你严加惩罚的。”

    “到了这个地步,你也只有指望丞相一途了吧。我看你还是早日认清自己的身份,连连将诏书拟好为上。否则的话,谁都不敢保证将来会不会有什么不测发生。只要幼帝还活着的一天,伯颜丞相绝对不会再对你多加烦扰的。”

    “”“写是不写,就看你自己的决定了!”

    此时只除了写,还能怎样。谢太后在几近昏阙的极度愤怒以及难以忍受的挫败感之下,以华老之手提起了笔,开始写下诏书。等不及墨迹干燥,程鹏飞便粗暴地将诏书夺走,留下了夸耀般之胜利笑声,其身影随着地板上之脚步声消失于门外。

    “唉,真是悲哀。莫非这就是亡国的滋味?就连大宋三百余年之荣耀,也要在这种状态之下被践踏羞辱吗?”

    在叹息声中,谢太后的视线慢慢模糊了起来,接着便跌坐在座椅之上。刚进到屋里的宫女见状,立刻高声呼叫太医。

    伯颜并没有让元军进驻临安城。他只任命吕文焕一人,让他和他麾下之部队进入城内维持治安,同时清点朝中之财宝、公文纪录、文书等等的加以没收,并且将宋朝残存之部队解除武装。临安的正式名称也从此改为“两浙大都督府”

    忽必然的征宋人选可说是完全正确。想要在不流血的情况下,让临发开城投降,这点只要手中握有大元百万雄兵之威势,或许任何人都能够做得到也说不定。然而在开城之后,尚能毫不引起混乱地接收皇宫与官衙,在维持治安的前提下,改变改治体制,这点却非一般将领之能力所及。在伯颜的周虑思考之下,临安府的百姓们完全看不到元兵胄甲。关会(纸币)和筒钱仍然可依宋朝旧制使用,市场也越来越热闹,惟一称得上改变的地方,大概就是多了不少北方商人之醒目身影。

    “感觉好像终于把元军赶走了一样呢。不管经过多久应该都不会再有战争发生了,对吧!”

    有些人甚至悠闲地谈论起这样的事情。

    接到吕文焕之报告,伯颜满足地点着头。和平与繁荣,只要能够保持这两项条件,杭州的百姓就绝对不会抗拒元朝统治。

    二月八日。

    奉谢太后之命,五名重臣以“祈请使”之名目,被派遣至忽必烈汗所在之大都。这五名重臣分别是左丞相吴坚,右丞相贾余庆、枢密使谢堂、参知政事家铉翁,以及同为参知政事之刘益。

    他们的任务就是以宋之全权大使身份,向忽必烈正式提出受降之请求,并且处理战后之一切事宜。只不过,这些全部是表面形式而已。伯颜的目的就是借由形式之便,将宋朝大臣们和平地护送至大都。

    既然祈请使们为宋之全权大使,那么在形式上就必须慎重地予以对待。当然了,为了防止逃脱所布下的监视绝对是极为严密。衣食住之自由完全不受影响,人身安全也保证无虞,但是四周随时都有元兵包围。

    包括五位祈请使大内,具有地位的朝臣共有二十余名。他们的秘书官和随从等等共计三百余名。负责运送他们行李以及呈献给忽必烈之贡品之人员,总计达三千名。除此之外,还有理所当然围绕在四周之数万名嘈杂元兵。

    文天祥也在这一行人当中。因为伯颜打算将他带到大都去谒见皇帝忽必烈。求材若渴的忽必烈,必定能够正确地洞察出文天祥这位人物的价值才对。而且对于态度仍旧强硬执迷的文天祥来说,或许在见过忽必烈之后,能够因此解开对蒙古人之偏见,因而愿意在天朝为官也说不定。

    一行人之旅程所走的并非陆路而是水路。目前由杭州到大都之间,长达二千三百里之大运河,已归属元朝支配,船只已经能够直达通行。

    文天祥被带往了大运河之港口。水面上大约停泊了千艘之多的大小舟艇,人们逐次登船,而货物也一一地被搬运到船上去。左右包夹着元兵,正在等待自己顺序的文天祥,忽然见到两名男子突围而来,对着他深深地行上了礼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你们二位啊!”文天祥惊喜地发出招呼。站在他面前的是杜浒和金应二人。这两位都是文天祥最信赖的人。

    “我们得到元军之许可。允许我们陪同在丞相之身旁。”

    说着这句话的杜浒,一边从元军之缝隙看去,一边低声继续说着。

    “说实在的,像大都那么遥远的地方,谁会想去啊!”“什么、这么说你们是!”“找到机会的话,一定能够成功脱逃。我们还特地多准备了些银子。”

    文天祥的表情绽放出光采。被元军摧捉着前进,于是他便和两名心腹一起登上了被分配到的船只。这艘坚固的巨船之上,还有五名祈请使共乘。除此之外尚有被指派在沿途中保护他们的吕文焕。当然,还有许多的警卫士兵。

    巨船才驶出不久,吕文焕便前往探视五名祈请使,告知他们若是觉得有什么不周到之处,可以提出来。

    “其实我本来就是个北方人。”

    突然开口说话的这个人是右丞相贾余庆。看到吕文焕一脸不明究里的表情,贾余庆于是接着说话。

    “我本籍河北。因此这一次前往大都,说起来也算是衣锦还乡呢。实在是太令人欣喜了。”

    “国家灭亡,你理应悲伤不是吗?”

    “怎么会?蒙陛下圣恩,如今天下无事、四海升平,可喜可贺都来不及了呢。本来就应该早一点投降才对。何需多做无谓的抵抗呀!”

    吕文焕别开视线,不愿见贾余庆之笑脸。他感到一股杀气涌上心头,于是离开了那个地方。

    越过大运河水面而吹来之风拂过了他脸颊,他开始回想着祈请使一行之人品。毫无廉耻只会向胜者诌媚的贾余庆,一别大嗓门满口不是女人就是酒的刘岜,充满着惶恐与不安的吴坚与谢堂。全都是一群毫无可取之处的奴才。惟独家铉翁一人展现出沉着之气度,偶尔还会与文天祥低声交谈几句。那种姿态令吕文焕莫名地感到心安,并有种得到救赎之感觉。

    二月十九日,祈请使一行之船队向北渡过了长江,驻守在瓜州的元将阿术前来接待。

    在文天祥所见过的元将之中,阿术算是最桀傲不逊的一个人物。

    出身于高傲之蒙古上流贵族之家,自祖父速不台以来,三代皆为战功彪柄之大功臣。帮助自己所事之君主无限地扩张领土,同时将意图阻挡大业之人一一击减,把这些视为自己之使命,并且深信不疑的就是阿术。

    尽管大张宴席地迎接祈请使一行,但是阿术对他们却毫无敌意。

    “南方的士大夫里,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吗?就算是有,也只有镇守扬州的李庭芝一人罢了!”

    阿术从不相信名声评价。他之所以如此推崇李庭芝,完全是出自于他自己的亲身体险。既非无能又不怯懦的阿术,边续围攻扬州有数百日之久,但是至今却仍无法将之攻陷。李庭芝是中国史上难得一见的守城名将之一,不论气节、统率力,或是用兵之术,都是以和阿术并驾齐驱,互争高下。

    不只是战争方面而已。李庭芝还以扬州为据点,联系藏匿于诸方之宋军残党,并且为了把江北江南之支配权再次从元军手上夺回,而积极地策划行动。但阿术对于李庭芝憎恨仅止于此,并且将他当成“可敬之敌手”

    从这样的一个阿术之角度看来,文天祥等人就算如何地善于雄辩,也不过是丧家之犬的最后把戏罢了。当然,他并不像伯颜一样精通汉语,因此所有的交谈对话都得透过翻译官来进行。

    贾余庆和刘岜是宴会进行以来话最多的两人。一会儿颂扬忽必烈,一会儿又赞美阿术,接着又将不久前自己所事之宋朝朝廷批评得一元是处。在场之中最沉默的就属文天祥和家铉翁,以及将他们及送至此的吕文焕。阿术适切应酬过贾余庆等人之后,便朝文天祥举起了大杯。

    “怎样?喝一杯吧!”

    “多谢好意,不过我现在戒酒了。”

    文天祥断然地予以回绝。在阿术的眼中看来,实在是很不讨人喜欢。

    “哦,不接受敌人敬酒吗?”阿术反讽回去“心有不甘的话就想办法羸回去呀。如此一来,你我的尊卑关系不就可以逆转过来了吗?”

    文天祥目光凌厣地回视阿术。

    “我并非心有不甘。以武力不当地为害他国之存在,夺其领土、焚其家园、杀其民众,并以此夸耀自我之强大,我只为汝等之心灵匮乏感到可悲。汝等之军力确实强大。然而一旦失去了强势,汝等所剩为何?我现在就可以想见在数年过后,汝等为所有国家以石追赶,垂头丧气逃回北方荒野之姿态,真是悲惨啊!”闭上了口,在片刻的沉默之后,文天祥向翻译官问道:

    “你为什么不翻译呢?”

    “他一定会杀了你的。”

    翻译官司连声音都在颤抖。文天祥微微一笑,正要说出“这正是我的本意”之时,阿术的怒吼便响起了。

    “喂!那个家伙刚刚说了什么?为何不一五一十地照实翻译?这不是你的职责所在吗?”

    阿术的眼神之中透露着不容欺瞒之强烈坚持与严厉。汉人翻译官早已面如死灰,舌头也冻结了起来。当他勉强地一一翻译着文天祥的话时,其他的元将们比阿术更为激动,早已开始喧腾起来。翻译官一闭上嘴,阿术立刻一跃而起地从席位上站了起来发出怒吼。“你的居心我还不清楚吗?简单的说,你就是想死嘛。既然如此,就让我来成全你吧!”

    翻译官在一旁胆战心惊,而文天祥却仿佛对于阿术那激昂愤慨的模样感到极为有趣。

    “他好像非常地震怒呢!”

    “那是理所当然的呀,激怒阿术将军的不就是丞相你本人吗?”

    “是吧,不过我可没有取悦他之义务呢!”

    一副事不关已之模样,文天祥冷冷地盯着阿术。阿术对于文天祥似乎感到无法理解,而文天祥对于阿术也不具善意。

    “再说,阁下也太不可理喻了。对于他国之领土侵略、烧毁、杀害、抢夺之等等行为,难不成还要我说声感谢谢吗?盗贼为被害者所憎恨是理所当然之道理。如果不愿受到憎恨,不如将强夺之物全数归还,速速返回自己的国家算了!”

    撂下话后,视线立刻移至翻译官身上。

    “快、译给他听。”

    翻译官大声而正确地履行了自己之任务。与其说是有所觉悟,感觉倒更像是自暴自弃了。祈请使们大多吓得面无血色,两手徒然地在空中挥动着。只有家铉翁一人沉着地闭目端坐。阿术撞开翻译官,正要伸手抓住文天祥衣襟之时,忽然有个尖锐的声音冲出来加以制止。

    “实际情况姑且不论,但就形势而言,祈请使乃宋朝之正式使节,而且并未携带武装。如果加以伤害的话,恐怕有损陛下之圣誉啊!”这个声音的主人正是吕文焕。阿术的眼睛仿佛要喷出火花似的瞪着吕文焕,满脸通红。相对之下,吕文天焕的脸色则是惨白不已。这样的对峙简直就像是回溯到三年之前,两人在襄阳的城壁之上展开激烈冲突之情境。双方虽然互相认可彼此之实力,但却不是能够交心之朋友。

    阿术调整了一下呼吸,再度憎恶地瞪着文天祥。

    “这家伙傲慢到了极点,绝对不可能接纳陛下圣恩。留他在天朝的话,他日必定会酿会灾祸。你大可向陛下转达,告诉他这是我不肖阿术所说的!”

    “那个文什么的,我不想再看到他,叫他出去。”

    完全无视于阿术及吕文焕之存在,文天祥自动地退出大厅。接着家铉翁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,向吕文焕行了注目礼后,默默无言地退了下去。

    故意提高了音量,贾余庆拍着手开口说话。

    “哎呀呀,连陛下之圣恩和当然之礼仪都不晓得的愚蠢之人,惟有文天祥了。那种人根本没有带到陛下面前的必要啊。最好是将他放逐到西域的沙漠里比较恰当。”

    “对呀、对呀。那种家伙,根本没有享受太平盛世的资格。”

    在刘岜的附和声中,紧接着传来了女子之媚笑。刘岜的手伸进了妓女之衣襟之中,看来似乎正在抚摸着她的肌肤。阿术皱起了精悍的眉毛,不发一语地粗暴举起了酒标一饮而尽。吕文焕仿佛极度无法忍受地坐在位置上。

    无惧于严密的警戒,文天祥和金应、杜浒等人一起从元军阵营脱逃之事,大约是发生在那时后算起的十日之后。

    2

    从临安出逃的二王及杨淑妃一行,表面上假装从港口搭乘船只南下,然而实际上走的却是陆路,并且在出发的翌日,就顿失足以信赖之猛将刘师勇。

    当天夜晚,当他们抵达了住宿地点之后,刘师勇便独自一人开始喝起酒来。过了不久他便开始流着眼泪叫唤着在常州战死的三位同僚之名。正当他一边饮酒一边哭诉着自己厚颜无耻地残存敬活,再无颜面和众人相对之时,忽然间就这么手执酒杯地倒在地上。惊慌的士兵们立刻上前将起扶起,却发现他早已气绝身亡。史书上将其死因记载为“醉死”但这很有可能是急性酒精中毒发作吧。

    匆匆将刘师勇埋葬之后,待天色一亮一行人便立刻向南出发。然而才行进不到数里之路。后方便传来了隆隆马蹄,同时还伴随着不断逼近之骑兵身影。原来是得知二王脱逃的伯颜,命令范文虎带领五千名士兵追踪至此。宦官和宫女们顿时扬起了一阵惊叫。

    “臣会留在此处防守敌人。请淑妃娘娘尽快脱身。”

    杨镇跪在妹妹面前说完之后,随即将所有事务交托给弟弟杨亮节,接着便率领仅仅二百之骑兵阻挡在元军阵前。这样的行为固然英勇,但是兵力的落差实在太大。不一会儿工夫,两百骑兵便在沙尘及血腥风暴之中被全数歼灭,杨镇也从马上被拉了下来。正当范文虎欲上前继续追赶二王马车之时,一群精悍骑兵忽然从侧面的丘陵一跃而过,朝元军猛扑而来。

    那是张世杰。

    论战场上之骁勇强悍,世上能与之匹敌者并无几人。范文虎之军队顿时溃不成军,眼看数量越来越少。张世杰本人亦挥舞着长枪,击落了七八名骑士,并四处找寻着范文虎之踪影。

    范文虎不得以只好放弃追赶,抓起了五花大绑的杨镇便往临安之方向撤退。错失擒住二王之大好机会,这件事情不得不向伯颜回报才行。

    张世杰守护着二王及杨淑妃继续南行。年仅二十六岁的杨淑妃紧抱着两名稚儿。在失去了刘师勇及杨镇之后,于濒临绝境之时为张世杰所救,这段历程简直有如死里逃生一般。

    紧接着,陆秀夫也加入了张世杰之军队。陆秀夫沉稳而得体之言行,令杨淑妃觉得十分信赖可靠。再加上杨淑妃之兄杨镇之弟杨亮节,立志复兴宋朝之势力,总共就只有这极为单薄之阵容。

    “让我们先往婺州出发吧!”

    一行人于是遵从了陆秀夫之提议。

    陈宜中身在婺州。这里是他的故乡。

    婺州位于杭州临安府之西南方一百九十里处。未来为浙江省金华市之所在的这片土地,是个有着青山绿水环绕之富庶盆地。不光可借由水路和陆路通往临安,如果沿着穿越山间之道路向东南前进,走个二百七八十里左右,就可以抵达以港口都市闻名的温州城。

    进入阴历二月后半,婺州春意正浓。随着梅花季节终了,紧接而来的是桃花盛开的季节。

    在距离州城约七里之处。有两个家族借住在城内富豪的一处宅邸之中。那是陈宜中和刘声伯两家。由于两人之交往延伸正整个家族之故,所以两位夫人的感情也相当亲近。这座房子相当宽广,于是两家人便暂且在这里安顿了下来。

    陈宜中每天的活动大多是读书。不光是关于儒学及政治方面的书籍,他还研读医书。他偶尔也会与刘声伯一起到户外去散步,如果在路边采集到药草,他还会对刘声伯说明那是什么样的杆物以及对于何种病症具有疗效。只有在这个时候,他的眼中才会现出光采。不过总是维持不了多久,就立刻被连声的叹息和阴郁之表情所取代。这样好吗?自己现在立于此处之所做所为是正确的吗?难道真的没有其他方法吗?

    对于这一再地反复追问,刘声伯如此回答:

    “就算你采取了其他的行动,对于那样决定终究还是会后悔的。”

    没错。心情苦涩的陈宜中不得不点头同意。在这百日之间,他觉得自己总算慢慢了解像自己这样的人。向东而行走累了的话,就质疑当初为何不向西而行。一旦向西而行迷了路了话,又懊悔自己当初应该向方而行。就在这样的自省之下,日复一日地加深悔恨,但却什么也改变不了。

    “我原本就对医术和草药极感兴趣。有一段时期还曾经考虑成为大夫。”

    历史上被称为名医或神医的人虽然很多,但是医师在中国的各个朝代之中,地位却不是那么崇高,而且身份地位也不如士大夫那般地被认可,说起来不过是个具有医疗技术的人罢了。陈宜中虽然出身贫困之家,但是却受到了临安府中屈指可数之富豪赏识,并招为女婿。不但如此,还资助他进入太学就读。从此之后便一路飞黄腾达,平步青云。

    “就这么待在这个地方安安稳稳地行医济世,也未尝不是另一种生存之道呀。干脆把国家兴亡抛诸脑后,就这么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