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九零小说网 www.90xsw.net,duguzhongfeng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  我的奶奶去世了。是因病而逝,不是生理器官衰竭、生命走到了尽头的那种死亡。她享年95岁。

    辛亥革命那一年,奶奶出生,至今她已在这个世界上走过了95年。95年里,她竟没有自己的名字,或者说没有一个确定的、正式的、属于她自己的称呼符号。我所听到的人们对她的称呼主要有两个。一个是“老李嫂子”——她娘家姓李。另一个是“的娘”——“”就是她的长子、我的大伯的小名。我们这辈人,从上学到工作,每年都要填很多的表格,如此正式的场合,我们总是把她的名字写成“刘李氏”

    奶奶没有一个名字,却有一双小脚。我曾问过奶奶为啥要裹小脚。她说:“裹小脚为的是能享福。只有裹小脚才能嫁到好人家,只有嫁到好人家才能享福。”然而,她却没有嫁到“好人家”而享福的事似乎也与嫁到什么样的人家没有了关系。

    据我奶奶说,她成亲的时候,我爷爷家算是很好的人家,光是地就有三十多顷。那时候,我爷爷自幼失怙,家里只有母子相依。好在叔叔、伯伯、堂兄弟很多,总算是还有照应。又有三十多顷地,生活不仅没有困难,而且还算是富裕了。然而,成亲不到半年,爷爷就把那三十多顷地在牌桌上全部交割给别人了。于是,他们成了赤贫,生活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为了生存,奶奶拖着一双小脚,开了一爿牛肉汤馆,又兼打烧饼。奶奶人缘好,手艺好,生意也跟着好。失去土地的爷爷依旧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。可是,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二三年,就来了土改,公家派了人,整天开会,说是要划成分。爷爷没有土地,就不是地主或者富农,最后给定的是中农。划完成分就是入社,奶奶就把家里的锅、碗、瓢、盆、勺子、筷子交上去,跟着大伙儿吃食堂。这时,她已经有了六个孩子。

    食堂的伙食一开始是满好的,后来是一天比一天差,所供食物的数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少,以致就出现了饥饿。有人饿得面黄肌瘦,有人饿得骨瘦如柴,有人饿得浑身浮肿。我大伯已经20岁了,人也机灵,经常在谁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得星点儿东西以充饥。他没咋地瘦。我大姑21岁,已经出嫁,差一点儿饿死。我大叔17岁,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偷着跑出去逃荒,到得河南洛阳。我小姑12岁,饿得浑身浮肿。我小叔8岁,饿得骨瘦如柴。我父亲19岁,上过三年的学,是识字的人,就跟着工作组到外村去划成分,隔三差五地来家一趟。每次来家,都用布包带十来个馒头。这十来个馒头,总是在我小姑、小叔奄奄一息的时候来到,他们也因此才没有饿死。

    父亲从公家食堂里带出来的馒头不仅救活了他的妹妹、弟弟,还救活了他的妻子。我的母亲是另外一个县的,那里的情况更糟糕。她是逃荒到了我家。看到我的姑姑、叔叔有馒头吃,她就坚持留下来了。我奶奶也就收留了她。后来,她就成了我的母亲。

    划成分,入社,终于结束了。父亲也就没有了差使,馒头也随之断绝。大伯已先期去洛阳找他的弟弟了。这时,奶奶就打发我父亲带着我小叔、我母亲去洛阳。几经周折,父亲一行终于躲过抓盲流的民兵,展转到了洛阳。

    奶奶在家,日子更苦了。爷爷总有办法躲避公家的和自家的各种劳动。各种活计都落到了奶奶的肩上、然后再压到她的一双小脚上。她象青壮年男人一样拉车、抬筐。力气用在绳子上、扁担上,疼痛却从脚上钻进来,象无数的尖刀剜着肉、剔着骨、绞着筋。白天干了一天,晚上会疼的一夜睡不着。到了天亮,疼痛未消,起床都是艰难的。可是,看到因饥饿而浮肿的孩子,她还得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